「中以方舟」以跨文化视角讲述中以故事China-Israel Stories from a cross-cultural perspective来稿及建议:CIboat@163.com
admin 意甲联赛 2024-03-16 46 0【中以方舟】编者按《耶路撒冷的“吹哨人”》此文于2020年3月12日曾发表在本公号内。很感谢一些对以色列情况更为了解的朋友的提醒与更正,当时本文中关于“第十人”描述有些错误。故本号删除之前文章,并更新相应内容。重新更名为《耶路撒冷的“吹哨人“与“第十人”》
《僵尸世界大战》(World War Z)是一部经典的科幻与丧尸题材电影,讲述了由布拉德皮特饰演的前联合国探员为了阻止人类被“丧尸病毒”毁灭,临危受命前往世界各地调查病毒的源头,寻找解除危机的办法。
这虽然是一部科幻片,然而其应对“丧尸病毒”的策略和思考,或许对今天我们面“新冠病毒”(“2019-nCoV”)同样有益。
影片中有个重要的场景,那就是耶路撒冷。
“小皮”探员在韩国的基地中得到了一个惊人信息,以色列是在“丧尸病毒”中屹立不倒的国家,而以色列为什么屹立不倒呢?
原因就在于以色列防患于未然,在疫情发生之前就封锁了国家。
当年,电影中虚构的一幕。如今,却真实上演在世人面前。疫情发生之后,以色列国家层面表现的很强硬,甚至会不太顾及其他国家的情面。然而虽然伤了“面子”,却是赢了“里子”。就现在公布的数据而言,以色列的整体疫情防控成绩还算理想。
让我们再次回到电影,当“小皮”探员来到耶路撒冷之时,他被眼前的一幕惊呆了。
原来耶路撒冷早已经建好了应对人类困境的“救世门”,更准确的说,这是一堵“救世墙”。
虽然这个看似很牛B的“救世墙”,后来还是因为以色列人自己唱歌跳舞、祈祷和平引诱了丧尸翻过了“救世墙”属于no zuo no die的状态。
然而毕竟这堵“救世墙”还是为人类争取了宝贵的时间。
不过,以色列为何能有先见之明修建这堵“救世墙”呢?
影片中,除了截获了关键情报“印度人正在和罗刹开战”之外,更为重要的是以色列的“第十人机制”。
简而言之,就是哪怕九个人都根据相同的信息得出了同样的结论,那么第十人必须提出不同的想法,并且需要去验证其他九个人都是错的。
这就是“第十人机制”。
也正是根据这个机制,以色列最终认定“丧尸危机”不是空穴来风,建造了这堵“救世墙”。
当然万幸,真实的世界,人类还未遇见过“丧尸危机”,耶路撒冷也没有那堵“救世墙”
然而这个至关重要的“第十人机制”却并非电影杜撰,而是真实存在。
此图为摩萨德标识图片来源于网络
当然在现实中,这种机制不叫“第十人”,而是称为“魔鬼代言人办公室(devil's advocate office.)”
由于赎罪日战争使得以色列国防部(IDF)大吃一惊,战后,他们决定采取措施降低“群体思维(Group think)”和过于专权的指挥官可能阻止在作出决策时充分考虑相反的观点,甚至这些相反观点可能都无法产生。于是乎就建立了“魔鬼代言人办公室(devil's advocate office.)”*1这一办公室由非常有经验的、有创造力和突破性思维能力的人组成。他们的报告将直接提交给最高的情报主管和其他决策者,从而防止“群体思维”阻碍情报分析工作的创造性。
由于上述部门信息牵涉以色列国防与情报部门,上述信息也未必完全准确,关于真实的“第十人”机构的名字与组织架构也存在一些不同的说法。但是根据http://quora.com与一些英语信息网站与相关回答人具有以色列国防与情报部门身份,基本可以判定在现实中的以色列确实有类似的机构与组织的存在。
电影里中,把这种机制经过艺术的加工便被称为了“第十人”。
从更为广阔的跨文化视角而言,其实各个民族,文化中都不乏“第十人”的基因。
居安思危、防微杜渐,甚至我们最近更为熟悉的“吹哨人”这个词,本质上都有着相近的底层逻辑。
“第十人”其实就是耶路撒冷的“吹哨人”。
然而值得思考的是,以色列人将这个广义的“第十人理论”上升到了一种制度层面的。
虽然这个制度在以色列真实的环节中有多大程度的独立性,且这种独立性又有多大程度能被决策者接受这个我们不得而知。
但是,这至少是一种文化的态度,一种宽容度。
不仅允许不同的“声音”,而且还鼓励这些不同的“声音”,这才更难能可贵。
正是因为这样的宽容,才使得这耶路撒冷的“吹哨人”,没有“冻毙于风雪”。
今日疫情其实还未真正过去,
请让我们记住那些“吹哨人”。
正是那些“哨声”,才让更多的人感知到风险,为更多的生命赢得拯救的时间。
如果有一天,没人再为我们“吹哨”,
那下一具“丧尸”,可能正向“你”袭来。
为众人抱薪者,不可使其冻毙于风雪。
为自由开道者,不可令其困厄于荆棘。
一个真正强大的国家,
就是能让不同的声音与不同立场的彼此共存。
「中以方舟」以跨文化视角讲述中以故事China-Israel Stories from a cross-cultural perspective来稿及建议:CIboat@163.com
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”中以方舟“(CI-ARK)
版权声明
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,不代表xx立场。
本文系作者授权xx发表,未经许可,不得转载。
最新留言